您的位置: 旅游网 > 明星 >> 范冰冰

解读外资零售巨头合资经营模式2020年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8:13

解读外资零售巨头合资经营模式

“八仙过海”的繁忙景象 外资零售业抢滩中国市场遭遇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由于我国有关政策的规定,外资零售巨头被迫采取合资的形式进行经营,也就因此出现了零售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 :尽管都是合资,但它们采取的模式却各不相同,这些模式各有什么特点呢? 黄国雄:现在外国零售业在中国的经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合资的形式,即外国公司按照我国政策规定的持股比例,持有一定股份,以中方控股为主,进行中外合资。第二类是名义合资,实质是独资。这一类主要的特点是借中方的名义来进行经营。第三类是中方部分入股,外国公司持股比重很大。对于这一类的外国零售业而言,我国相当于是提前达到了WTO要求的标准。第四类是租赁的方式,即外国零售巨头以租赁的形式进行经营。 张智强:通过对外资零售业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扩张的过程中经常采取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这些方式只有他们做出来的时候我们好像才可以看懂。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规模对于零售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外资企业为了占领中国零售业市场可以说不择手段。外国零售巨头的“招”非常实用。比如:“家乐福模式”则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来绕开中央政府所规定的壁垒,这些都达到了“开店先行,执照放后”的目的,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分店已经遍地开花。总之,无论外资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最终目的就是要迅速的占领中国市场。 袁建军:各零售巨头进入中国采取的模式各不相同。以家乐福、沃尔玛和欧尚为例,家乐福在中国采取一种“曲线扩张”的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搞好关系,来绕开中央政府的壁垒。沃尔玛采取比较合法稳健的模式,它开的每家店都得到了国家的同意。欧尚采取“交叉持股”的方式与国内已有的大型零售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形式扩张。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各零售巨头也各有千秋。家乐福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地方性的龙头企业,而沃尔玛在选择合作伙伴是显得更“狡猾一些”,走了另一条极端的道路。沃尔玛的合作伙伴多数是名气比较小,实力不大。这样从长期来看,如果中国市场开放,允许外商独资,那么沃尔玛可以很快地收回股权。殴尚采取的是“追赶型”的策略,这与其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晚有很大关系。选择发展比较好的零售企业进行合资,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抢占市场份额。 高涤成:我个人认为,零售巨头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模式是与该企业的目标市场紧密联系的。对于每一个零售企业来说,它们的目标市场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零售业的投资模式也不相同。 “同床异梦”的游戏苦果 不管采取何种模式,只要是合资,就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傍大款”的机会。然而,正当国内投资者为国家给他们创造的投资机会雀跃的时候,外资零售巨头却和他们玩起了“同床异梦”的游戏,正验证了俗语“强扭的瓜不甜”,其间暗藏的合资陷阱让人汗颜。 :由于我国政策的规定,外资零售业在我国被迫采取合资经营的模式,合资经营的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呢? 张智强:首要的问题就是国内商业资本根本上就无法在合资企业中有相应的地位。国家规定外资零售业在中国必须以合资的形式进行经营,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把市场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说谁掌握的股权多,谁就控制了市场的经营,比如说家乐福、沃尔玛零售巨头,经过整改后已经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但市场却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有那些? 高涤成:问题的根源就是“差距”。这要从几个方面理解:首先,中资商业企业之间的差距,与国际零售巨头相比,我们自身资本规模、管理规章制度都有明显差距;其次,由于我国零售企业自身存在体制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在合资过程中给外资留下很多的空隙。 张智强:我认为,今天我国零售业与外资的合作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体制方面。由于我国国内的国营体制,谈判者最终参考的对象不是效益,而是政治题材。使得合作的目的不明确,没有找到共同的利益结合点。二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因。与国外的零售巨头相比,我国的零售企业的经营机制还不成熟。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很多企业的净利润根本就达不到1%。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企业没有前瞻性。只有当我国零售企业经营机制比较健全,实力与外资巨头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我国企业才能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避免现在出钱多、收益少的局面。 袁建军:从零售巨头家乐福、沃尔玛和欧尚来看,我个人认为潜在的问题主要存在物流配送这方面。这方面欧尚的问题可能比较严重些,家乐福存在的问题不是很大,沃尔玛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虽然外资零售巨头现在都以合资的形式经营,外资零售巨头与国内投资者合作的目的并不相同,对这种现象应该如何理解? 张智强: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零售业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中国政府要求外资零售业进行合资经营,另一方面是外资零售巨头并没有把中国零售企业放在眼里。到目前为止,我国零售业和外资合作都不是很好,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两个。第一,外资零售巨头只是想通过中国零售企业来避开我国政府所规定的壁垒,并不想中资企业参与管理。现在我国零售企业虽然拥有一定的股份,但即使拥有控股权,没有管理权也一样没用。第二,中资与外资零售企业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我国的零售企业对外资零售巨头的信息知之甚少,而外资零售巨头对我国的政策研究很透。外国巨头之间的关系,既是竞争对手,而在某种层次上说又是合作伙伴。比如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这三个巨头的经营数据是互相掌握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体系。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外合资的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 真实的谎言 在我国的零售业中流传着种种预言,有的让投资者喜出望外,有的让投资者不寒而栗。这些预言会实现吗?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中国零售业似乎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在中国零售业总体快速增长平均达10%以上,现代零售渠道增长速度高达平均50%的市场环境下,零售企业目前的快速扩张和赚钱是不会发生冲突的,您对此种观点有什么看法? 黄国雄:如今零售业已经进入了微利的时代。通过对我国500家百货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其平均利润只有1.47%,百货业已经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在连锁业刚刚启动的阶段,所需的管理成本很高,而规模效益难以显现。所以连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做强,只有做强才能做大。要考虑规模与效益的问题,只追求规模而不注重效益,没有利润的支持,盲目做大不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张智强: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从原则上讲,零售企业的扩张会带来高的利润。但是我国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优势,有效地控制成本。而我国零售业只想把企业做大,而没有想如何把企业做强,这是我国零售企业的悲剧所在。我觉得一个零售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要提高经营技术,要有自己的专有技术。 高涤成:这显然有盲目性,比如说:日本的八百伴以及我国红极一时的郑州亚细亚,都是盲目扩张导致倒闭的例子。对于外商来说,在扩张的过程中,只要效益不好就马上停止营业。而我国的商业企业却做不到这点。 :一份流传甚广的麦肯锡报告说:未来3—5年,中国零售业60%的市场将被跨国零售巨头掌控。 黄国雄:我认为这种提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首先,2001年我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万亿元,其中城市占61.8%,农村占38.2%。如果60%的市场被外资控制,那么城市留给我们的只有1.8%的空间,这显然是很荒谬的。第二,2001年我国消费品成交额为2.55万亿元,其中城市占55%,农村占45%。如果60%的市场被外资占领,就意味着城市市场全部“失守”,农村市场的5%也将被外商“瓜分”。对于外资企业,农村显然不是它们的理想之地。第三,本土商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而且具备一定的实力,有一定的销售络,不可能将市场拱手让出。 张智强: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相当有道理的。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如何去理解这段话。它并不是说我国零售额的60%将会被外资巨头控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报告中所说的60%的市场将被3—5家跨国零售巨头掌控应该理解为这3—5家的零售巨头已经具备这样的影响力,只要中国市场开放,它们就势如破竹。我觉得达到这点还是很现实的。最后,在这个方面上,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对外资零售企业的杀伤力估计严重不足。我们并不清楚外资零售巨头的真正实力。 袁建军:我个人认为这份报告显然低估了中国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投资200亿元来推动流通现代化国债贴息项目,这是前所未有的。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对零售业市场的重视。我国以后还会采取一些“软约束”来对外资零售业进行约束,也会采取国债贴息扶持企业上市等手段来推动本土零售企业的发展。零售业对于我国上游产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未来趋势 在未来3—5年,我国的零售业将会是什么样的天下?是外资零售业“一枝独秀”?还是中外零售业“分庭抗争”?零售业的发展充满变数,我们将期待这场戏剧的上演。 :麦肯锡的报告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零售业竞争的激烈,您对我国零售业未来的发展持什么样的看法? 黄国雄:首先应该承认竞争是存在的,是很激烈的。分析中国零售业,我认为未来中外资本的抗衡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点业态的竞争。随着外资势力的扩张,特许店、仓储、超市等业态的竞争将会更加残酷。第二,重点地区的竞争。外资零售业主要布局在东部地区,以及几个大城市,中西部除了贵阳和成都少数城市以外,外资零售巨头是不可能去的。第三,重点城市的竞争。外资零售巨头以大、特大城市作为自己发展基地。从以上三点出发,我国本土商业的发展应该采取大城市有计划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中小商业,重视广大农村地区。 张智强: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所谓“较量”发生的几率很小,可以肯定的是我国零售业未来的3—5年会有戏剧化的变化。国内肯定会有很优秀的零售企业出现。但显而易见,国内大量的零售企业并不是外国零售巨头的对手。零售业发展趋势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扩张就是以一些企业的消亡为代价的。国内有些零售企业现在存在“虚胖”的现象。这些企业的发展充满变数。而且还有一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零售业戏剧性的变化,存在极其复杂的背景, 会牵扯到大批消费品生产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都会有连锁的反应。而现在我们严重地忽视了这个问题。 高涤成: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麻烦在于零售业业态的选择,我不赞成人为的去“哄”某业态,而应当让商业企业家自己去选择适合市场发展的业态形式。 :我国有关政策规定,对于零售业外资持股不能超过65%,前段时间家乐福被勒令整改,您对这种情况如何理解? 黄国雄:至于没有达到标准的家乐福,其在中国的27家分店,已经完成了整改,将35%的股权出让给中资企业,并已经获得了外经贸部的批准。 :中资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应得的利益? 张智强: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不乏合资经营成功的经典案例。比如说:荷兰的万客隆,在鼎盛时期,合作伙伴遍及亚洲、欧洲、拉丁美洲以及南非等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企业,在本国只有7家店,而在国外却有200多家店。 高涤成:由于外资零售业在中国扩张是被迫合资,外国零售巨头在中国绝对是想以独资的形式出现。所以我国零售企业的当务之急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详细的制度。 黄国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高涤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建军(华夏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张智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现代零售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商界名家)

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中药

动脉硬化吃通心络会好吗

一岁宝宝吃什么好消化

气血虚痛经怎么治疗

儿童呼吸道感染用药

经期延长量很多怎么办
子宫内膜炎症状表现
子宫内膜炎多久能好
宫颈炎怎么治疗好
月经有血块喝什么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