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网 > 明星 >> 张杰

催债机构曝光借款人朋友银行账户平台称不知

发布时间:2019-12-23 18:32:46

催债机构曝光借款人朋友银行账户平台称不知情

男子借贷逾期 朋友银行账户曝光

借贷平台称与第三方催收机构有合作关系,不清楚其具体工作方式;法官提示遇违法催收应及时报警

通过贷平台借款后逾期未还,身边的朋友陆续接到包括银行卡号在内的催收信息。近日,四川乐山男子李轩,遇到这样一桩怪事。借贷平台称,与第三方催收机构有合作关系,并不清楚其具体工作方式。

业内人士称,通过调取通讯录信息,比对通过络购买的个人信息,然后实施精准催收,是目前催收行业的惯用手法。律师称,若催收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则平台方与催收方均需担责。北京市二中院昨日提示称,债务人遇到暴力催收行为应及时报警,积极选择法律救济途径。

通讯录被借贷平台获取

李轩来自四川乐山,投资经营一家自助餐厅,其告诉新京报,2016年年底,由于自己经营的餐厅资金链出现断裂,在找朋友多方借款无果的情况下,李轩开始转而寻求通过贷平台借款。此后,李轩通过拍拍贷平台,借出7000元,打算周转一下。

李轩告诉新京报,自己在通过拍拍贷客户端进行借贷时,同意授权对方获取通讯录等信息。

不过,在将借贷的7000元投入后,李轩的餐厅经营没有太大好转。李轩的借贷,每个月利率3%,从2016年11月起,共需持续还款12个月。不过,由于觉得利率太高,李轩开始逾期还款。到2018年1月,尚有3000多元未还。到今年5月份,这一数字已滚到4800元左右。

朋友接催收被威胁进黑名单

今年5月,李轩接到一位朋友的,称因为他的这笔欠款而接到催收,对方要求帮助催促李轩还款,否则会被列入失信名单。这位朋友还称,催款者不仅能够报出他的名字,还能提供其名下的银行卡号尾数、此前贷款信息等。

此后,李轩陆续收到朋友称,接到类似催收。我欠的钱,为什么要查我的朋友的信息?对于催收公司如何获得上述信息,李轩及其朋友都很惊讶。

昨日,新京报通过李轩联系到他的多位朋友,均证实接到过类似的催收。

催收通知现多个好友银行卡信息

此外,李轩还通过邮件收到一份催收通知,称因他逾期不还拍拍贷借款,第三方公司已通过法院和银行,核实到李轩存在充足资金流动的银行卡信息。

通知下方,附上了元历、倍铭、彩霞、元四人名下银行卡尾号,涉及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而元历、倍铭、彩霞、元等名字,是李轩通讯录内的备注名。上述通知还称,一旦稽查成功,我方将申请冻结你方名下银行卡及直系亲属名下银行卡。

■ 追访

拍拍贷

不知催收机构如何讨债

昨日下午,新京报据此联系拍拍贷平台。一名客服人员称,平台没有渠道了解借贷人朋友的个人信息,拍拍贷平台不会这样操作,更没有权利把借款人朋友列入失信名单,不过其表示,平台与其他催款机构有合作关系。至于他们(催收机构)是否会使用某些方式查询进行催款,我们也不清楚。该客服人员未透露催收机构信息和联系方式。

一名曾从事络催收的业内人士称,一些催收公司会与各类借贷机构保持业务合作。平台提供逾期者的资料信息,其中就包括通讯录中的亲朋好友备注名及联系方式。接收到信息后,催收人员购买包含号码、银行卡号等在内的络信息,实行定点催收。其表示,在络上,这类个人信息并不难获取,平均一条不过几分钱,通过各种途径流出来。

李轩说,元历、倍铭等人都是自己的朋友。怎么能随意查询他们的个人信息呢?对于这种催收做法,李轩觉得不舒服,他表示如果催收平台继续骚扰其朋友,自己将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 案例

二中院

偏激方式引发索债型犯罪

昨日上午,二中院召开通报会,2015年至2017年该院共审理因民间小额贷款引发的刑事案件20件,涉及金额达1亿元。在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因违法暴力催收引发的命案:借钱未还男子遭催收者拘禁、受辱后跳楼自杀。

案例显示,2015年,魏某受其姐夫陈某所托,以其名义向邵某借款90万元,月息为1.8%。后其姐夫因生意亏损未及时还款,邵某委托王某等人向魏某索要欠款。王某等人在本市丰台区一大厦等地对魏某进行拘禁,限制其人身自由,讨要欠款。期间,有侮辱、体罚行为,在被拘禁的第七天,魏某跳楼自杀死亡。

2016年,二中院以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王某、梁某、吕某12年、10年、9年有期徒刑。

法官介绍,此案系因债务人缺乏诚信意识或没有还款能力未及时还款,债权人采用偏激方式暴力索债引发索债型犯罪。而在一些涉及高利借贷索债型犯罪中,还呈现出索债人员职业化、放债索债产业化、团伙作案的特点。

■ 分析

催收导致严重后果 贷款平台也应担责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永杰认为,贷款平台与催收机构之间是业务合作关系,对其催收手段不了解,可视为普通商业交易。而如果贷款平台将借款者及其相关联系人信息提供给催收团队,则涉嫌泄露个人信息。

王永杰同时表示,如果贷款平台在明知对方可能会使用涉嫌违法的催收手段,仍然进行此项业务,也需承担连带;若频繁的催收行为导致严重的后果,则贷款平台与催收方都要承担。

催款为何会演变成刑事案件,二中院法官表示,首先借款人法律知识欠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此外民间小额贷款违法催收规避法律能力较强,监管部门难以及时掌握,打击犯罪难度较大。

法官建议公众要强化法律意识,加强风险防范,债务人遭遇违法、暴力催收行为应及时报警,积极选择法律救济途径。

本版采写/新京报 王煜 左燕燕 实习生 卢功靖

冠状动脉中的混合斑块软斑块是什么意思

心绞痛总是心慌吃通心络好吗

心律失常乏力吃什么

动脉硬化

小孩咳嗽怎么治

小儿大便干
高血压稳定期如何补钙
左侧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一岁半宝宝便秘怎么办
感冒鼻塞喷什么药好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