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网 > 明星 >> 吴昕

全国首创的废瓷制瓷实验喜获成功陶瓷

发布时间:2020-11-13 14:22:57

全国首创的“废瓷制瓷”实验喜获成功_陶瓷

潮州“绿环”让成为中国瓷都公害的陶瓷垃圾——

变废为宝奇特再生

春季来得早,春意分外浓。

昨天,在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宽阔的厂房,猪年第一窑绿环牌洁具正在出炉。{TodayHot}一批精美的磁器,正从“庞然大物”——隧道窑徐徐推出,利用陶瓷废渣批量生产跃上新的台阶!不久前,佛山一家世界顶级品牌卫生洁具厂的“掌门人”,目击这奇特1幕,发出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惊叹:“奇迹!真是奇迹!”

一次对话

看似偶然,实则一定。

废瓷制瓷奇迹的创造,缘起一次偶然的对话。广东四通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镇城、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所长陈史民相聚在一起。一名是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一名是潮州陶瓷界的技术权威,虽然相互慕名,但却素昧平生。这次的不期而遇,因久悬而未决的困难使他们谈到一块:近几年,潮州陶瓷业飞速发展,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瓷都,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废瓷严重污染环境,既占用土地、梗塞河道、污染农田、影响景观,又成为老鼠等的活动场所,构成环境安全的隐患。与此同时,由于瓷土大量开采和浪费,再过10年,瓷都可能出现无瓷土的难堪局面。环境污染、资源缺少,成了制约陶瓷业发展迫在眉睫的困难。你一言,我一语,他俩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投机。

共同的困难,共同的命运,两人心心相连。他们决心联合创造“共赢”:陶瓷研究所有人材,有技术,多年来对废瓷回收利用有了一定的研究;民营企业有资金,有实力,渴望打出一片新天地,因此,他们一拍即合,科企联姻破解这1全球性的困难。

这次对话,犹如一声春雷,一下子在瓷都炸开了,废瓷再生成了市民谈论的焦点。潮州召开“两会”,{HotTag}政协委员提出了轰动一时的回收利用废瓷的提案。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反应民意集中民智的相同建议。媒体不谋而合,纷纭在第一时间作了报导,陶瓷废渣回收利用成了民众的强烈呼声。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了大家的共鸣,蔡镇城、陈史民就像吃了1颗“定心丸”。2003年3月,他们联手成立了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中国瓷都的一场“革命”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公司筹集资金5800万元,征地108亩,建起了专门的实验室和厂房,开始了全国范围内首例“陶瓷废渣回收利用”——以废瓷制瓷的实验。等待他们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一项实验

复杂化的事情,就要简单化处理。

陶瓷废渣回收利用,他们首先进行小型实验。

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把这项实验作为“重中之重”,成立了所长陈史民、副所长丘伟志等5人攻关小组,实验紧锣密鼓展开起来。

废瓷所谓废,就是它的成型属性为“零”。正由于“零”,就没法成“器”了。如何使废瓷的成型属性从“零”到“有”,就只能靠科研人员神来之手,附予新的生命。找到问题的关键,他们将废瓷、废渣,碾成粉状颗粒,把脊性、粘性两种材料按不同的比例,前后用10种不同的配方进行了整整一年的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刻苦攻关,终究首次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取得科学的数据,制定出成功的方案。

小试以后,又马不停蹄进行“中试”。他们按独特的配方,研制几百公斤瓷泥,制成第一批成型的卫生洁具。这时候,虽然他们浑身汗水,双手沾土,疲惫不堪,但手捧洁具,仔细打量,什么艰辛痛苦统统置之脑后,心中充满欢乐,脸上弥漫着迷人的笑容。在崎岖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他们又向前迈进了1大步,光辉的顶点正在向他们招手。

中试以后,批量生产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你看,废瓷堆成小山,经过三级粉碎,进入粉球机磨成了瓷粉,又经搅拌池多级搅拌过滤,其中加入废瓷成分可达40%以上,最后制成了可供生产的优秀瓷泥。

为了使产品质量上乘,绿环公司对生产线全面技术改造,让流程更加自动化和科学化,更加省时、省工、省料、省力。他们建起了潮州目前最大、最先进的隧道窑,全长96米,横截面3.08平方米,最高温度可达摄氏1350度。它是由潮州市索力德耐火厂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行安装,一次点火成功,且节能高效,产品成品率创了新高。1名操作手坐在仪表前控制电脑,就可以日以继夜不停生产。产品经检测,完全符合国际标准。使人颀喜的是,其部份成型属性乃至还优于一般瓷泥制成的磁器。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把腐朽化为奇异。他们又如何再接再砺,首创陶瓷发展史新的纪元?

一场革命

消灭公害,就要有公心。

陶瓷废渣“好用”,但要“用好”,还是一个漫长的进程。

“用好”废瓷,是一场真刀真枪的“革命”。绿环是这场革命的“排头兵”,是陶瓷业界的典范。

从立项开始,潮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一路大开绿灯。市委书记骆文智,几次作了指点、指点,给足政策,排解困难,全力支持。项目上马,急需办厂用地,1开口就要100多亩地,在寸土寸金的今天,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在市长的过问下,在市开发区2期用地中拨出108亩地,以成本价出售给绿环。有了土地,折迁理赔又困难迭起。在市主要领导亲身催促下,才得以美满解决。紧接着,用水、用电、税收等出现一系列问题,也逐一迎刃而解。绿环拔地而起,批量生产变成了生动的现实。

绿环实验得到广东省政府领导的重视,时任副省长的游宁丰同志亲身作指点给省发改委和潮州市市长,要求支持这1项目,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省有关部门拨出530万元给予扶持。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把这一项目作为技术创新基金立项。绿环的专利申请,也得到确认。绿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真情感天动地,他们“过五关斩六将”,使这一新生事物有了立足之地,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有了产品,如何打造品牌?由于“四通”产品是中国名牌,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销售络畅通健全。绿环搭船出海,产品1面世上市,就立刻供不应求。马来西亚、西班牙、澳大利亚的客商,还专门派员进驻绿环,全程监制。绿环有了“通行证”,产品成功打进了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也十分畅销。

绿环让废瓷奇特再生,不但构筑了陶瓷生产新的循环经济模式,而且实现了陶瓷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陶瓷业界引发了一场“地震”。潮州很多企业前往取经,作起了陶瓷废渣回收利用的大文章。据有关部门估算,潮州一年的废瓷就达10万吨以上,绿环可消化2.8万吨。蔡镇城说得好:“灭公害,要有公心。灭大害,要靠大家。”

在全国陶协年会上,蔡镇城将这一喜讯告知同行,立刻引发了强烈反响。景德镇、淄博等地同行表示,要引进“陶瓷废渣回收利用”新技术,将“放错地方的资源”变成再生资源,共同迎接陶瓷行业新的春天。

妇科
维生素d3
新药研发
增高药品
小孩吃什么健脾胃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