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网 > 影视 >> 釜山行

特冷门几十年前的国产3D电影你看过么

发布时间:2019-03-26 08:24:57

你以为3D电影是老外的专属?其实,并不是。 从1959年起,北京就已经开始研制3D电影了,那时候我们管它叫

你以为3D电影是老外的专属?其实,并不是。

从1959年起,北京就已经开始研制3D电影了,那时候我们管它叫“立体电影”。

1960年,国内第一台35毫米立体电影摄影机就问世啦,并且拍出第一部可供影院上映的双机立体电影纪录片《漓江游记》,后又拍摄了《杂技艺术表演》等立体影片。上影厂和八一厂也在这一年拍摄了立体纪录片《青春的旋律》《欢乐的童年》《黄浦江畔》和《北京的春天》。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则拍摄了彩色立体木偶动画片《大奖章》,讲的是森林二十多种动物开运动会的故事。时长24分钟,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仅有的一部木偶动画立体电影。

片中充分展示了各种体育项目,包括足球赛、跳木马、跳高、撑杆跳、越野赛跑等,构思上有点儿像是迪士尼的《龟兔赛猫》(1935),批评了骄傲自大而失败的驴子,表扬了虚心获得成功的小熊和猫。

《大奖章》

大家都知道,1962年上映的《魔术师的奇遇》是中国内地第一部立体真人故事片,不过长度只有47分钟。

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立体眼镜是被动的(还是红绿镜片,注意是红绿不是红蓝),观众观看3D电影时,戴着一个犹如儿童玩具一般的特制眼镜,常常会眼睛疲劳甚至头昏脑胀,所以那时的立体电影时长都不会太长。

该片是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由著名导演桑弧(代表作:《哀乐中年》《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导演,陈强主演。

桑弧导演采用了“巧合与错过”的典型叙事,以老华侨魔术师陆幻奇解放后回国寻子为线索,反映解放前后的社会反差,让故事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

影片并非是全片3D,而是在特别片段才会加入立体效果。这样不会令观众的眼睛感到特别疲劳。

影片播放时,观众不时因为扔扑克、空中钓鱼和杂技飞人等场景而惊呼。桑弧导演还特地以3D手法致敬了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当年的观众看到银幕上的火车进站,会吓得尖叫离座,桑弧将之引入3D电影,更添效果。

还有一场戏,钓鱼竿伸向银幕,从镜头外掉了一条大鱼,仿佛是从观众头上钓出来的。在回忆的镜头里,还有警察拿起一把水枪射向观众,都是非常有趣的设计。

魔术师在找儿子的过程中找到了上海杂技团,在这个典型的环境里,把前来帮助他的人误会成旧社会要追捕他的人,在追捕的过程中,充分把杂技团的包括蹦床、跳伞、跷跷板在内的道具与人物行动结合起来。

《魔术师的奇遇》从1962年7月1日起在上海首家立体影院——东湖电影院上映,连续放映了4年。

《魔术师》只能说是内地的第一部3D剧情片

特冷门几十年前的国产3D电影你看过么

,因为香港早在1953年就推出过3D电影——那时也是美国3D的鼎盛时期。

香港导演邝赞对电影技术很有研究,他自己研制了一副三菱镜,为香港国家片厂拍摄了立体电影《淘金记》(1953),是香港拍摄的第一部粤语立体电影。

不但技术上成功了,就是内容也很充实,故事注重轻松讽刺,讲述表兄弟俩到大城市碰运气,希望大捞一笔衣锦还乡,岂料处处碰壁, 才发觉做人应脚踏实地。

然而,这还不是香港首部3D电影,同年上映的由赵树燊为香港大观片厂执导的《玉女情仇》比《淘金记》还要过早开拍。

《玉女情仇》海报

《玉女情仇》是拍摄的第一部立体国语片,也成为香港影史第一部立体电影。故事讲述一个年轻人因情仇误杀了父亲之后,慌忙同少女驾车飞逃坠崖。两人受了重伤,送进医院昏迷不醒。探长知道凶手受伤,到医院录口供,才发现事情另有蹊跷。

同样是这一年,邵氏也拍摄了公司的首部立体电影《黑手套》(又名:梦里惊魂),是一部奇情凶杀片,是个大胆的尝试。可惜,上映时受到观众的冷落,票房惨败。

《黑手套》(梦里惊魂)海报

至于中国内地的第二部立体电影呢,直到十九年后才推出。主要因为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制约了立体电影的发展。再加上十年动乱的“文化沙漠”,立体电影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1981年,北影厂导演刘秋霖和秦志钰拍出了我国第二部立体故事片《欢欢笑笑》。这是采用平机偏振式立体电影技术拍摄的35毫米彩色立体电影。

《欢欢笑笑》海报

故事讲述烤鸭师傅杨欢欢和杂技演员柳笑笑的既幽默又曲折的爱情故事。惊险刺激的杂技镜头成为3D设计的主要场面,当时有一种说法是“气球伸手可得、竹竿戳上鼻尖”。

杂技表演也成了80年代立体电影的一道风景,影响了后来的一批立体电影。别忘了,1960年的立体短片《杂技艺术表演》就已经意识到要这么做了,《魔术师的奇遇》的高潮场面也发生在杂技团。

《欢欢笑笑》

《欢欢笑笑》公映后,立体电影在国内迅速普及,那时候的立体眼镜是一个纸壳做的眼镜框。不过偏振技术的眼镜在观看时需要正襟危坐, 不能随便乱动,不然也会不重合。

1983年,北影厂的杨启天和张祖诚联合导演了人与动物联袂主演的相声喜剧《快乐的动物园》,动物园是相声电影钟爱的场所,这部也不例外,相声演员姜昆、李文华负责旁白,教育家孙敬修老先生也出镜演出。

大象长长的鼻子、长颈鹿的舌头、孔雀的羽翅、熊猫的皮毛、猴子的长臂和长长的竹竿几乎伸进观众席,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躲闪。影片透过游客低素质的举动,再对比动物的礼貌,来反思人类的陋习。

《欢乐的动物园》上映时张贴的海报 及剧照

《快乐的动物园》在当时属于儿童电影,不过很多成年人抱着对“立体电影”好奇的心态也会去看,影片在20多年后还在学生群体中重映过,很多当年看过的家长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这部影片,趣味盎然又寓教于乐。

1985年,珠江电影制片厂也推出了一部立体电影《靓女阿萍》,与以往不同,这部影片比较文艺。

它通过农民乐园的女总经理阿萍热情帮助回国观光的华侨排忧解难,侧面展示了改革幵放使广东城乡发生了深刻的変化。片中射箭、篝火等场景是比较突出的几个立体场景。

《靓女阿萍》

1985年,我国首次引进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合拍的西部枪战片《枪手哈特》(Comin at Ya!,1981),据说这部影片还通过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作为立体电视节目播出。上期我们对这部影片有专门的介绍,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不过,国内在年左右,还引进过一部美国立体动画片《奥林传奇》(Starchaser: The Legend of Orin,1985),有如太空歌剧一般的宏大场面,这是派拉蒙电影公司1985年出品的世界第一部3D动画片,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影片总长150分钟,对于一部立体电影来说,有些太长了。很多朋友小时候都在影院看过,应该是足版。

《白日焰火》

大家还记得《白日焰火》里,廖凡和桂纶镁在电影院看过的立体电影吗?从银幕上的声音就可以辨识,他们看的是1986年的武侠片《侠女十三妹》。其实影片还删去了一场戏,影院外有《侠女十三妹》的海报。

《白日焰火》删除片段中出现的《侠女十三妹》海报

在娱乐、武打枪战片的大潮引领下,动作题材更适合拍摄3D场景。《侠女十三妹》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立体宽银幕电影,取材自清朝的文康的百花小说《儿女英雄传》。

当时,北京608厂研制出可以装在阿里摄影机前的“双镜头立体分光摄影装置”,并用单机拍摄了《侠女十三妹》影片中的部分镜头。

不久后,影片的导演杨启天导演拉来了日本投资,由北影和日本迁光学研究所联合拍摄。日本电影人对合拍这部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提供当时最先进的双镜头分光35毫米单机立体摄影装置,并派出了导演村川透(代表作:《苏醒的金狼》《野兽之死》)和摄影等一干人马组成合作班底,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单机偏光立体电影。

公映时,采用立体电影和普通电影双拷贝发行。

影片在布景、道具和武打招式的设计上,有明显的立体感,即便现在看普通2D也能看得出设计感。与同时期那些当代“杂耍”片相比,它的呈现方式相对还是比较自然的。

《侠女十三妹》

它运用了一些道具作为前景,突出空间上的层次感,这是早期美国3D电影的普遍做法。

《侠女十三妹》

《谋杀案》(1953)

而打斗方面,也有与50年代3D西部片共通的地方。

《侠女十三妹》

《绝岭三雄》(1953)

特别是十三妹大破能仁寺那场戏,躲避机关的效果达到极致,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观众会觉得眼花缭乱。

《侠女十三妹》的能仁寺机关戏

其实,用立体电影拍武侠片已经不是首次,早在1977年8月,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就尝试用红蓝3D技术,拍摄了台湾首部立体电影《千刀万里追》。导演是张美君,风格类似于胡金铨的名作《龙门客栈》,讲述明朝一位王爷遭到东厂锦衣卫的追杀,躲进寺庙中,在众人的帮助下与大反派决一死战。

题材虽不新鲜,但立体的打斗场面相当突出,骏马奔腾的场面相当壮观,尤其还有各种武器的展示,包括飞向银幕的弓箭、投掷的石子、和尚的袈裟变成的“棍棒”,锦衣卫将血滴子飞出银幕等。

不过,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仍然会伴有恶心的感觉,况且影片的时长已经有94分钟。红蓝镜片最早是美国针对于50年代黑白片的,到了彩色片时代就会色彩不清晰,两色的影像叠合也不太稳定,就会对观众造成不适。

我们现在再看这些影片的2D版本,也会觉得很别扭,包括中间几段超自然元素的打斗场景,演员行动笨拙,移动物体都很刻意,然后来来回回无聊的打来打去。

《千刀万里追》中的血滴子场面

不过那是1977年,《侠女十三妹》是1986年推出的,北影厂和日本的技术是采用偏光立体技术,既降低了制作成本,清晰度也好过红蓝技术,而且观众不会感到不适。虽然整体效果比红蓝稍好,但仍存在重影及画面不清晰的问题。

不过《千刀万里追》当年在台湾、香港及日本公映后,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不仅荣获第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和最佳男配角奖,还曾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做市场展映。

这一年是台湾立体电影大爆发的一年,影片的导演张美君再接再厉执导了另一部立体武打片《十三女尼》,成为台湾第二部3D立体电影。这一年还有另一部3D武打片《南北双侠》(The North And South Chivalry)。

《十三女尼》的美版、台版海报

香港导演罗维(代表作:《精武门》《唐山大兄》)受到台湾3D武打片的影响拉来了《千刀万里追》的摄影师陈荣树,请古龙编剧,由尚未大红的成龙身兼主演及武指,共同打造了香港第一部3D立体功夫电影《飞渡卷云山》。

《飞渡卷云山》的香港、韩国和美国版海报

武打片是很适合3D的,影片有一些3D的视觉表现手段,如掌法、刀剑、石块等。

《飞渡卷云山》

片中也有成龙落入密室,躲避各种机关弹出的飞蛇。还有一行人金山遭遇伏击,石头砸向镜头等场面。

《飞渡卷云山》

不过《飞渡卷云山》的拍摄周期很短,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是2D影片的两倍,3D的后期又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结果却不受观众待见,在香港遭遇票房惨败,庞大的投资付之东流,立体武打片在香港并不受待见。但三年后在韩国公映票房进入前十。

对于立体武打片来说,3D立体效果仍是以演员朝镜头做武打动作或是投掷兵器这种方式来表现立体效果,即便34年后的华语首部IMAX3D武侠片《龙门飞甲》(2011)也没有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龙门飞甲》

继续回到内地的立体电影上,在《侠女十三妹》之后,珠影又在1987年推出了一部谐趣功夫片《洋妞寻师》,描写一个名叫凯蒂的外国姑娘,远渡重洋,来中国学习武术,拜师学艺的故事。同样有一些动作设计上的立体感。

《洋妞寻师》

1987年,立体电影的票房已经出现下滑的趋势,毕竟多数电影不太注重故事,只是为了3D而3D。长影在这一年拍摄了儿童惊险题材的立体电影《湖心岛之谜》,是关于小朋友智破犯罪团伙的电影。

此外,上影厂的《驯狮三郎》和西影厂的《他,我们见过》,两部和马戏有关的立体电影。

《驯狮三郎》除了马戏团的立体场面外,还有一场墓地戏,一块块的墓碑也很有立体效果。

《他,我们见过》在场景选择、道具设置上都被塞得太满,把3D作为一种奇观,有些过于卖弄了,而且并不注重故事内容了。有一场消防员一个接一个跳进窗户的戏,还有慢镜头特写,实在很可笑。

《他,我们见过》

1987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与邯郸汉光机械厂共同研制了"反射摄远型独立分光式35毫米单机立体电影摄影装置" ,拍摄了《恐怖的鬼森林》一片,片名听上去是部恐怖片,实际上是一部关于解放军扫除国民党余孽的故事片。

《湖心岛之谜》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还引进了一部台湾的立体电影《立体奇兵》(1989)。台湾经济受挫,电影业一路下滑,台湾金格影业公司再次利用偏光立体技术拍出《立体奇兵》试图救市,但无奈故事傻乎乎的,煞费苦心的立体效果也不能挽救台产影片的票房暗淡。

自此之后,3D立体武打片乃至3D立体在华语电影圈都少人问津了。

《立体奇兵》

好了,今天的“特冷门”就介绍到此,关于曾经的华语3D电影,你们又有什么记忆呢?

相关Tags:

尾灯
搜脉
上火咽喉嘴疼怎么办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