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网 > 综艺 >> 天天向上

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19-03-18 09:18:22

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关键技术

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关键技术

目前由于池塘环境的局限性和生产经验的不足,不少成蟹的上市规格偏小,直接影响养蟹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多年的实践,现将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关键分析如下,供广大养蟹朋友参考。

一、科学建造蟹池

蟹池要安排在交通方便排水注水容易的溪河边,水体透明度在0.4米以上,面积在0..33公顷,水深1.5米,池堤比1:3,长方形,东西走向。池两端设进、排水口,进水口建在池上面,排水口建在池最低处,以利进水可满,排水可干。进、排水管口用尼龙筛过滤用水,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池中,同时也阻拦河蟹逃逸。池的四周用表面光滑、坚固耐用的材料做防逃墙,高离地面60厘米,埋入地下20厘米,四角拐弯处成圆弧状。池建好后进行清塘消毒,进水厘米,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均匀泼洒,经10天后毒性消失方可放蟹种。

二、合理投放蟹种

蟹种放养以冬季为最佳,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性弱,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蟹种能很快进入冬眠状态,经越冬很快适应新的水体环境,从而开食早、生长快。若冬季放养被耽误,那么第二年蟹种放养最迟不过3月底。如蟹种经长途运输,因离水时间较长,鳃丝失水收缩,不可直接放池,必须做过渡性的适应处理。方法是将装蟹种的器具连蟹种一起浸入池水中分钟,取出后放置分钟。如此反复次,让鳃丝慢慢收足水分,再将蟹种放在3%-4%的食盐水中浸浴分钟,也可放在15×的福尔马林或2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分钟,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蟹种放养密度按苗种规格只/公斤,每0.067公顷投放800只左右为宜。

三、 营造适宜环境

⑴ 移栽、培植水草。秋冬季可移植带籽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等沉水植物,水面移植水花生。栽培水生植物,既能吸收水中多余的营养盐类,净化水质,增加水中溶氧,又能为河蟹提供新鲜的植物性饲料,也有利于河蟹分散隐蔽。水草的覆盖面积应达40%以上,夏季高温时还可降低水温,使河蟹处于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之间)。

⑵ 移养贝类。春季月份在池塘中投入河蚬、小蚌等鲜活贝类,每0.067公顷水面投放400公斤左右。投放前应将鲜活贝类洗净后放在4%的食盐水中浸浴15分钟,以杀灭病原体,然后再放入蟹池任其自然繁殖。贝类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有利于河蟹增强抗病力,预防河蟹病害。同时贝类还能给河蟹提供适口、鲜活的动物性饵料。

此外,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每0.067公顷水面可套养鲢鱼种100尾、青虾幼体5公斤或青虾苗2万尾。

四、加强饲养管理

河蟹食性杂,除了需要新鲜的水草和贝类外,还应补充足量的专用全价配合饲料,也可投喂小杂鱼、螺蚌、蚬肉、畜禽内脏、青菜、麦芽、玉米、小麦、豆粕、黄豆等。饲料必须新鲜、无霉变,做到荤素合理搭配。全年投喂饲料要根据生长季节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即月和月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月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投饲方法是沿池边均匀投撒,每日投喂2次,上午8::00喂全日量的30%,下午5::00投喂全日量的70%。每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5%-10%,每次实际投喂量以投喂后3小时吃完为度。

为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在河蟹生长旺季要保持水微流状态,或根据天气、水质、蟹的活动、吃食情况等及时注入新水。冬夏季池水深度保持在1..5米,春秋季保持在0.米,每半月全池泼洒生石灰(化成水)公斤/0.067公顷,以增加水体中的钙质,调节酸碱度,对预防蟹病有良好作用。巡塘工作要以"五防"为主,即防敌害、防疾病、防逃逸、防泛塘、防偷捕。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确保池水"肥、活、嫩、爽",同时要注意及时防病治病。

老人神经衰弱吃什么好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小儿感冒药该如何选择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